2025年9月3日,中国举行了盛大的抗战胜利纪念阅兵活动速配发金融网,并请来了诸多友好国家的领导人共同观摩。
在应邀出席观摩阅兵的20余位外国元首中,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存在显得格外特殊,他是此次阅兵中唯一来自北约和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。
可以说,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原因,菲佐的到来,让9·3阅兵这场本以铭记历史、呼吁和平为主题的盛典,竟然意外成为了观察欧洲内部裂痕的显微镜。
而菲佐在阅兵仪式现场,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的一番话语,更是让整个欧洲都要汗颜无比。因为当着俄罗斯领导人的面,这个来自欧盟和北约成员国的总理,居然将欧盟评价为“井底之蛙”。
01仇视中俄,欧洲的政治正确
俄乌战争的爆发以后,欧洲和俄罗斯的关系彻底破裂,而中国作为和俄罗斯多年交好的友好国家,也顺势进入了欧洲外交的“黑名单”当中。
尤其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初期,欧洲和美国积极合作,通过金融孤立、经济制裁、贸易封锁等手段,强力向俄罗斯施压,最终导致俄罗斯经济一度一落千丈,仅战争爆发的2022年,就损失了2.1%的GDP,国内货币高速贬值,市场陷入极度震荡。
(俄罗斯经济一度陷入动荡)
可中俄贸易的存在,却帮助俄罗斯经济稳定住了阵脚,仅2024年的时候,中俄贸易就为俄罗斯带来了1293.2亿美元的收入。
如今的俄罗斯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能源合作国,两国在油气资源开发与供应、核电项目建设与运营等传统合作领域,继续保持着稳定且深入的推进态势,合作成果丰硕。
(中俄能源合作极其深入)
与此同时,在跨境电商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,双方的合作同样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,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据悉,目前中俄之间正积极推进86个重大投资项目速配发金融网,这些项目广泛覆盖电子设备制造、冶金化工等众多关键产业领域。
中俄之间的合作,正在成为俄罗斯新的经济增长节点,俄罗斯甚至在中俄经济合作的助力下,重回世界十大工业国的行列,这怎么能不让欧洲感到惊慌失措。
(俄罗斯甚至成为了工业国)
而在此次中国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当中,中国专程邀请了俄罗斯总统普京。
如此一来,更是被欧盟部分国家视为一种“挑衅”,是对当下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无视。
所以欧洲内部集体对中国的阅兵仪式选择了忽视,有意将二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,进行冷淡化处理。
(中国的93阅兵)
02撕毁欧盟“团结”遮羞布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菲佐的北京之行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。
欧盟内部很多国家对他颇有微词,认为他的出席“损害了欧洲团结”;北约盟友则心含不满,担忧这种“对华示好”会削弱阵营对中俄施压的一致性。
不过,菲佐却不在意这种声音。尤其是在和普京结束谈话的时候,他更是引用了中国古典名著《庄子》中的典故,将欧盟形容“一只困在井底的青蛙”。这只青蛙目光短浅,压根就看不见井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。
(欧盟被评价为井底之蛙)
在阅兵仪式结束后速配发金融网,更是意犹未尽地在社交媒体上猛批评欧盟,并认为欧盟集体缺席9·3阅兵仪式是一个天大的错误。
在评价这个错误时,他甚至明确指出:
“倘若他们认为能够在二战胜利纪念日这一特殊时刻,孤立中国举行的庆典活动,那无疑是犯下了严重的错误。实际上,若真有人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,那便是欧盟。”
只此一句,就彻底撕毁了欧盟所谓“团结”的遮羞布,将欧盟内部在面对中俄的分歧,平白无故地摆在了台面上。
(欧盟)
因为前文分析过,欧盟缺席此次阅兵,是因为对中俄两国怀有戒心,所以有意识想要孤立中国的阅兵活动,以作为中国在俄乌战争期间没有跟随欧盟一起制约俄罗斯,中国邀请普京参与阅兵的一种回应。
(普京)
但针对中俄,尤其是针对俄罗斯,是不是就是欧盟内部的一种共识呢?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欧盟对俄实施的多轮制裁。
虽然这些制裁在初期曾给予俄罗斯经济重创,但很快由于俄罗斯本身的坚挺,以及中国对俄罗斯的输血,相关制裁逐渐显现“反噬效应”。
就比如说在能源领域,由于欧洲各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封锁,拒绝进口俄罗斯的能源,此举虽然导致了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一度陷入谷底,但与此同时,失去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供应后,中东欧国家的制造业成本飙升,民众生活成本大幅上涨。
尤其是斯洛伐克,该国诸多产业曾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和原材料,制裁导致多家工厂减产停工,失业率攀升至近五年新高。
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,菲佐改变了自身对于中俄两国的态度,他既不放弃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身份带来的安全与经济便利,又拒绝被捆绑在对中俄强硬的战车上。
正因如此,他才会以北约和欧盟成员国总理的身份,出席本次在北京举行的阅兵活动。
而与此同时,包括匈牙利在内的多个欧盟国家,态度也逐渐开始软化,拒绝再被联盟内部的反俄“政治正确”绑架,开始主张和俄罗斯和解。
虽然他们的这种观点,遭到联盟中最反俄的波兰等国的强烈抵触。
(波兰军队)
从这一点来看,菲佐所谓的欧盟“井底之蛙”的看法,完全是欧盟内部分裂景象的一种写照。正是因为联盟太过于脆弱,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破裂,所以才尽可能的“装瞎”,装作看不见外界的事物,害怕外界的任何一点刺激,都会破坏联盟的基础,这才有了他们“孤立中国”的举动。
欧盟的困境,本质上是“一体化理想”与“国家利益现实”的碰撞。冷战结束后,欧盟曾试图以“价值观联盟”的身份崛起为全球一极。
然而,欧洲各国的利益诉求千差万别:德法需要俄罗斯的能源保障工业运转,希望借助中国市场提振经济,但害怕中俄的影响力继续扩大影响自身利益,南欧国家距离较远,跟随德法下注,中东欧国家则担忧俄乌冲突外溢影响自身安全。
(欧盟内部并不统一)
同时,还要考虑美国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。
当这些千差万别的诉求互相碰撞,价值观理想和国家利益背道而驰,在遇到外部势力的干涉,也就成为了如今这么一种局面。
而如何应对这一局面,也成为了他们今后外交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。
参考资料:
1、参考消息《菲佐引用中国典故:自嘲欧盟像“井底之蛙”》
2、上观新闻《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猛批欧盟:缺席九三阅兵是重大错误》速配发金融网
举报/反馈弘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