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同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,追求一个世界顶级的明星。”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红腾网,曾这样评价自己。2010年,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在瑞典哥德堡,签下一份18亿美元收购协议,引起行业震动。全球车企简直像在看一个“痴人说梦”的笑话。要说这一场收购案到底有多疯狂?
就这么形容吧,当时的吉利还只是个年净利润才11.8亿的小厂子,却要赌上差不多67年净利润总和的120亿人民币,蛇吞象式地将一个成熟的“洋牌子”吞入肚皮。
吉利收购(资料图)
2008年金融危机把全球汽车行业整得够呛,福特自己都快撑不住了,哪还有心思管?沃尔沃那几年一直在亏钱,福特干脆决定把它卖了,套现救急。而吉利这边,虽然是个中国本土品牌,但野心不小。李书福早就看上了沃尔沃,他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能让吉利从一个卖低端车的“草根”变成国际化的玩家。沃尔沃虽然亏钱,但底子还在。它有顶尖的安全技术和豪华品牌的光环,这都是吉利梦寐以求的东西。
收购完成后,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吉利“榨干”沃尔沃。但李书福却定下三条铁律。一、 不插手经营,沃尔沃总部留在瑞典,研发团队一个不动,连设计师都没换。吉利只负责给钱和开绿灯。二、不吸血技术,没有急吼吼地照搬沃尔沃专利,而是联合成立研发中心,用5年时间吃透核心技术。三、 不杀鸡取卵红腾网,即便2013年沃尔沃刚扭亏为盈,吉利也没急着分红,反而继续砸钱建成都、大庆工厂。这一招让沃尔沃重获信任。原本抵触的欧洲市场,发现这个中国老板居然真在用心做车。
收购完成后,吉利汽车面临着如何整合和发展沃尔沃的挑战。吉利选择了让沃尔沃保持品牌独立,并共同组建了中欧汽车技术中心(CEVT),以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。这一策略证明是成功的,沃尔沃在吉利汽车的支持下恢复了活力,并实现了快速发展。沃尔沃的全球销量从2009年的33.5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615,121辆,销量翻了一倍。而吉利汽车自身也取得了显著进步,成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,并多次夺得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桂冠。
李书福(资料图)
李书福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坎坷与传奇色彩。高中毕业时,他兜里仅有 120 块钱,但就是凭借着这微薄的资金,他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征程。从开照相馆到卖冰箱零件,再到涉足房地产,他在商海中起起落落,不断摸索。最终,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—— 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国家,并创立了吉利汽车。
李书福后来在央视《对话》节目里回忆:“你们算算,沃尔沃光专利就值50亿美元,更别说全球销售网络。”他的算盘打得精,用沃尔沃的技术反哺吉利,再用中国市场的爆发增长摊薄成本。果然,收购第二年沃尔沃在华销量暴涨88%,吉利趁机把沃尔沃的防撞钢梁技术移植到博越车型上,硬生生把国产SUV碰撞测试分数拉高了30%。
沃尔沃汽车(资料图)
如今,吉利已经拿下沃尔沃十余年。2010年3月,吉利控股以18亿美元正式收购沃尔沃100%股权。由于吉利是国产大众品牌,而沃尔沃则是老牌豪华车企,双方的“实力悬殊”也让外界一度不看好这场收购。不过事实证明,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所采取的“吉利是吉利,沃尔沃是沃尔沃”的策略行之有效。曾经在福特手中连年亏损的沃尔沃,在吉利的麾下实现扭亏为盈。与此同时,沃尔沃也为吉利带来了品牌效应以及先进技术。目前,吉利与沃尔沃已经在技术、供应链等方面形成了协同。
弘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